发布时间:2025-03-12 15:06 来源:师宗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854
2024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普法办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制度建体系,组织领导做保障。一是加强领导体系建设,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健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构,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1名法治政府建设专职工作人员,努力形成局党组集中领导、统一部署,部门各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格局。二是明确任务抓重点,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整体推进。结合实际制定实施了本单位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做到与统战系统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制定年度责任清单,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及对象,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深入细致地实施推进。三是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费。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保障各项法治政府建设活动顺利进行。
(二)抓队伍提素质,赋能普法提质量。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为我单位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和工作指南。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节选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要论述及省、市、县关于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二是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本部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严格要求各股室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把人员准入关,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及时参加考试取得执法证,未取得执法证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当前县民宗局在职在编职工8人,取得执法证3人,今年参加执法证考试2人。三是加强业务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由班子成员亲自带头学习法律,加强本部门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本年度开展会前学法共4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进行了学习培训。四是积极参加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组织开办的理论实践跟班学习3期65人,努力提升民宗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
(三)抓宣传拓渠道,深入民心见实效。一是围绕升级创建抓普法。深入宣传贯彻《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建立健全常态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机制,将法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阵地建设,着力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宣传民族政策法规、普及民族知识、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阵地作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广覆盖的宣传教育阵地。二是围绕主题活动抓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珠源石榴红”宣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进宗教活动场所、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主题活动,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云南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宗教事务条例》《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乡镇、宗教活动场所等开展主题宣讲,进一步扩大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突出群众性主体地位,用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宣教内容和展现形式,推进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各族干部群众全面完整准确宣传好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3次。活动期间,共发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折页、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条例释义、宗教工作法规选编等宣传资料300余份。三是围绕实物载体抓普法。发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宣传标语、折页、扇子等宣传物品5000余件,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建设,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法治氛围。四是围绕政策解读抓普法。组织宣讲团对《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云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知晓率。
(四)抓执法促普法,全民守法惠民生。一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统战、民宗干部培训内容,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2024年,共开展统战民宗干部培训班次1期120余人,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争做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二是增强宗教界思想政治引领。在宗教界常态化开展“三爱”“四史”主题教育和“五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按照“四条标准”要求,加强教职人员政策法规培训。2024年,组织50余人参加市级培训,县级组织培训3期60余人,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二、存在不足
(一)一些干部对党的宗教政策把握不准,对非法宗教活动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
(二)个别宗教场所负责人法治意识薄弱,未能用好相关法律法规对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宗教财产和教职人员进行管理。
(三)县宗教团体自身建设薄弱,难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宗教团体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对宗教场所及教职人员的日常管理力度不够,同时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
三、下步打算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好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落实,机关各股室各负其责,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创新宣传方式。严格落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专题培训会上讲的为什么普法、怎么普法的问题,聚焦民族宗教普法工作重点,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通过采取普法知识进党课讲堂、进村组会场、进农村集市、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少数民族村寨、进百姓人家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
(三)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稳定的一项政治任务抓细抓牢抓实,定期排查、化解民族宗教领域不稳定因素。把握民族宗教领域信访工作新动向和新特点,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做好“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转办的各类办件,在政务公开网站公开受理民族宗教方面投诉举报流程及电话,引导各族群众、信教群众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
(四)加强场所安全督查。组织集体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压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严实安全措施,积极组织开展全县宗教活动场所整治巡查,从根本上、源头上严密防范、坚决遏制宗教活动场所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注重工作实效。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统一战线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具体实践、与民族地区的脱贫成果巩固、与体察民情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抓出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普法工作的特色及亮点,切实履行好单位的职责,高质量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进民族宗教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