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2 15:58 来源:师宗县雄壁镇 浏览次数:2264
下鸭子塘村是师宗县雄壁镇的一个自然村落,也是全县唯一的一个自然村设置为行政村的村落,有300多年的历史,现有近千户人家,辖区土地面积23.5平方公里。2021年被云南省列入乡村振兴“集聚提升类”示范村,也是师宗唯一一个入围省级项目的“集聚提升类”示范村。积极争取项目,全力注入产业支撑,大力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修建村史馆,清风长廊,乡村大舞台等,全面展示鸭子塘村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成果。
山海情深,共叙情缘。沪滇两地领导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一直关注着下鸭子塘村的发展变化,也多次到下鸭子塘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建设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共叙帮扶情,共商下鸭子塘发展美好前景。今年4月投入上海援滇资金300万元实施沪滇协作项目,下鸭子塘村在沪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实现了脱胎换骨。
党建引领,筑牢根基。在沪滇项目的顺利投入使用下,下鸭子塘村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本领。通过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培训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筑牢思想根基,坚决防止和克服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坚持以干部作风转变促落实,着力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坚持思想不松懈,牢记殷切嘱托,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思想指引。
乡村之美,美在生态。下鸭子塘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随着沪滇协作项目的推进,新建了便民服务中心、仿古议事亭、小山人行步道、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中心和仿古文化长廊、幸福大舞台、生态停车场等。同时,大力改善和提升了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下鸭子塘村整体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同时,积极开展乡村大喇叭宣传,让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入脑入心。
打造品牌,示范引领。如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光热和土地优势,不断鼓起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是下鸭子塘村党组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鸭子塘村党总支书记王强生说:“在沪滇项目推动下,下鸭子塘村下深功夫、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全力打造下鸭子塘特色的农文旅品牌。”在品牌打造上,雄壁镇党委政府也将下鸭子塘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来打造,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经营水果种植、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和畜禽养殖销售,以“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全面推动下鸭子塘的乡村振兴。下鸭子塘村本就有水草湾羊肉这张美食名片,特别是结合沪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下鸭子塘村的村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为全面促进“雄壁下鸭子塘水草湾羊肉”品牌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示范引领全镇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人民幸福。下鸭子塘村曾是煤炭重要产地,过去,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煤矿,家家户户几乎都以采煤为生。近年来,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大多数煤矿被陆续关停,村民收入锐减。面对煤矿关停所带来的困境,下鸭子塘村“三委”主动作为,多次召开群众会,与村民亲切交谈,经过一系列的精心谋划,最终下定决心闯出一条产业发展之路。下鸭子塘村在沪滇项目鼎力支持下,已发展万寿菊1400亩、木梨62亩、金银花10亩、蚕桑36亩、西红柿10000余株、魔芋800亩、蔬菜300亩、竹菌大棚15个、香菇大棚7个、人工繁殖挂养胡蜂120巢,特色农作物可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现有规模性养鸡场2个,年养鸡40000余羽;规模性养猪场8个,全村可年出栏生猪60000余头,可实现畜禽养殖年产值9000余万元。近年来,下鸭子塘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也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下一步,在产业发展上,下鸭子塘村继续积极对接、全力招商引资,计划把下鸭子塘打造成影响力辐射周边县乡的生态休闲旅居目的地,确保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
环境整治,共建家园。下鸭子塘村借助沪滇项目的东风,顺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人人是监督员的常态化机制,第一时间监督,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整改,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整改”的人居环境管护机制,打造一批美丽庭院、美丽村景,实现乡村美丽环境、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雄壁镇下鸭子塘村以“村庄美、庭院美、山水美”为目标,实现农村整体风貌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明显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来源 :师宗县雄壁镇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