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师宗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深入推进团结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推动实施“310”工程,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初步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5%,第二产业增8%,第三产业增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一)精准施策靶向用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稳中求进。制定出台扩大内需政策措施25条、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29条,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出台稳定经济运行工作方案,印发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通知,制度化、常态化推动稳增长工作。强化运行调度。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落实强化经济运行“周监测预警、月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大力提升决策科学性、措施精准性,坚持精准调度、持续发力,深入挖掘发展潜力,撬动经济新增量。实施“310”工程。不断完善“任务分解、调度推进、跟踪督促”等制度,以系列“三年行动”为统揽,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等10项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城乡绿化美化等10个专项行动,不断推进工作取得新突破;实施年产95万吨不锈钢转型升级等10个重大产业项目,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不锈钢城加快打造。107.5万吨粗钢产能获核准,不锈钢产业园孵化中心、物流中心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年产20万吨螺旋钢管一体化暨总部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预计不锈钢产值达106亿元。绿色铝精深加工基地加快建设。启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园中园”项目建设,年产1万吨铝合金零件3D打印及智能制造项目等顺利推进。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发展蔬菜、道地药材、优质水果共计59.8万亩、总产值32.22亿元,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67%、50%;种植烤烟19.35万亩、收购烟叶52.84万担、总产值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4%、5.68%、8.92%,烟叶税收2.04亿元。强化陶瓷和煤炭产业支撑。日产3万平方米陶瓷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中高铝研磨瓷球项目有序推进,实现产值8亿元。煤炭产能加快释放,煤炭加工贸易园一期建成投用,日交易量达5000吨;大普安、长青、龙拢煤矿正常生产,白马田煤矿竣工待验收,朝阳、五一煤矿井工改露天项目有序推进,生产原煤193.78万吨、焦炭113.4万吨、精煤117.14万吨,实现煤炭及煤焦化产值75亿元。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漏卧·古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五龙乡狗街村获评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全年共接待游客3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大力发展数字产业。完成“数字师宗”一期项目建设,整合13个存量数字化管理平台,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四上”企业1户,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2754.6万元。能源产业取得新突破。30万千瓦丹凤风电(一期)项目、31.6万千瓦蒋家坡及米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
(三)积极发挥有效投资作用,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新入库项目246个,完成投资67.02亿元;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84.29亿元,完成投资46.14亿元;列入市级“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41个、总投资201.05亿元。共谋划储备2024年专债项目39个、总投资208.13亿元、计划争取专债资金91.54亿元;储备中央预算内项目51个,总投资111.23亿元,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1.75亿元;谋划储备并录入一体化平台作为2024年争取各类资金的项目106个,总投资217.27亿元,省级已锁定33个,总投资73.03亿元。申报中央新增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109.65亿元,拟申报资金额度79.58亿元,省级已锁定18个,总投资45.85亿元,拟申报资金额度34.22亿元;申报国债项目40个,总投资43.96亿元,拟申请资金额度33.5亿元,省级已锁定26个,总投资19.45亿元,拟申请资金额度13.88亿元。
(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上报待批、“三区三线”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调整,全面完成105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牢牢守住了全县100.5万亩耕地红线。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师宗县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实施“五城共建”项目85个、总投资75.61亿元。全域开展“两污”治理,铺设雨污管网20公里。新建5G站点22个、改造189个,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达100%。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完成通玄河·河滨公园、北门街、法雨入城口提升改造,打通书山路断头路;改造老旧小区5个,新建保障性住房184套;完善交通标识标线2万余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13861个;建成绿美街区4个、绿美街道14条、口袋公园11个,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6.33%。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措施16条,对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动态清零。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实施“十百千”示范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2个、美丽村庄40个,创评二星村112个、三星村51个,环境整治达标村786个。新改建农村卫生公厕34座、户厕4736座,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0.84%;改造污水管网51公里,镇区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达100%。
(五)不断强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为抓手,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暖心行动”“营商环境不优”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一批堵点难点问题解决。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大幅提升,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0.4个工作日以内。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全面落实,纾困惠企措施精准有效,累计减免各项税费2.8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缴费0.91亿元;支农再贷款余额1.7亿元、同比增长22.3%,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02亿元、同比增长28.83%。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全面推广“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完成“个转企”441户,市场主体达5.55万户、净增长37.07%,其中企业达9969户、净增长54.48%,“四上”企业达181户、净增长17.5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面贯彻落实“大招商”机制,强化“一把手”招商、精准招商、重点招商,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见签招商项目8个,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3次,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6次,不锈钢、绿色铝精深加工、高原特色农业三个产业招商组外出拜访企业235家,邀请赴师考察企业134家。新签约项目30个,省外产业到位资金10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
(六)常态长效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抓好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县城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6%,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标准,乡镇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有序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完成义务植树110万株,人工造林3000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3000亩,治理水土流失37平方公里,矿山修复治理1109亩,森林覆盖率达47.12%。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编制城乡绿化美化中长期规划,实施绿美项目108个、点位435个、新增绿化面积127.1万平方米,点位个数和新增绿化面积均排全市第一位。完成2023年度市级绿美乡村70个、绿美河湖3个、绿美校园5所、绿美交通176公里,绿美园区通过省级评审。建成省级绿美河湖2个,绿美乡镇、绿美乡村、绿美社区、绿美校园各1个,4个绿美项目入选省级绿美标杆典型,获得奖补资金204.75万元。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师宗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七)民生事业短板加快补齐,更好满足群众需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面落实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系列措施,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288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5万人;落细落实创业支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8亿元、扶持637人创业;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返岗资金116.11万元,涉及企业101户4347人;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技能培训2.33万人次。教育教学改革纵深推进。建成中心幼儿园2所,实施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13个,新增学位1100余个,有效应对“二孩”入学高峰,完成22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改革。健康师宗加快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病媒生物防治示范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市级初评,雄壁、葵山卫生院和大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云南省甲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县人民医院通过县级公立综合医院提质达标验收。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师宗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云南·师宗“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61平方米,高于全市0.19个百分点,成功承办全市首届青少年U系列拳击锦标赛,举办2023年全民健身活动暨职工运动会等赛事活动。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7661万元。新建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城市公益性公墓加快推进,成功承办全市首届绿色生态安葬公益活动。争取养老服务专项补助资金1492.72万元,新建3个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站、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床位68张;建成老年幸福食堂14个,完成3家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15个。
(八)切实强化底线思维,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有效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深入开展违法用地和耕地流出问题整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2.7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8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2.34万亩、总产量23.42万吨,良种覆盖率100%。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综合保障供应,完成电煤保供21万吨,增长11.7%。优化电力调度,全力保障民生和产业发展用电。民生用气有效保障、价格平稳。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扎实做好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有效化解旅游发展基金等地方债务到期偿还风险,政府性债务风险安全可控,人民币存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97%、13.8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全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力强化住房保障,完成小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64个、处置率达100%,完成丹凤路提升改造拆迁安置19户,2个保交楼项目完工验收,复工盘活2个烂尾楼项目。全力推动平安师宗建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高位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全民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扎实开展命案防控、禁毒防艾工作。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积极稳妥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6起、办理信访件249件。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不利因素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运行挑战不小,县内经济增长内源性和外因性矛盾并存,产业链不完善,工业稳增长压力加大,新兴产业总量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优质经营主体不多,服务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金融、房地产、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仍需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有利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2024年会出台更多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项政策措施叠加效应显现,稳中向好的基础将持续巩固。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体推动“三大经济”,着力打好经济稳进提质组合拳。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曲靖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等机遇叠加,全市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师宗区位、煤炭、不锈钢产业、高原特色农业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无限潜力。
三、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预期目标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是全县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实施省委“3815”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扩大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
(二)预期目标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县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5%、8%,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00万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控制在下达目标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23万吨以上。
四、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全力扩投资、稳增长,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精准把握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支持方向,着力推进谋划储备的中央预算内项目、专债项目、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国债项目等,并根据上级政策,持续储备或动态调整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及时跟进其中已被省级锁定的各类项目,抓实项目前期,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用好项目前期经费激励奖补政策,提升项目成熟度和转化率,全力争取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创新运用多种投融资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民间投资多种形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科学精准制定2024年“开门红”方案、稳增长政策措施,加大政策传导和落实力度,提振消费信心,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扩大节假日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加快打造全县消费核心商圈,持续办好师宗味道旅游文化美食节、热区水果节等节庆活动。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推进与周边县建立招商战略联盟和产业联盟,突出招才引智、以商招商、中介合作招商。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加快产业聚集发展、链式发展,打造具有师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深入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争先进位。
(二)着力育产业、补链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打造“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发展定位,大力扶持培育企业建基地,推动师宗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实施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加工园区建设工程,着力打响师宗沃柑、师宗黄姜、师宗薏仁等区域公共品牌和地域农产品品牌,认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0个以上。加快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降低农产品损耗和物流成本,补齐屠宰深加工、熟肉制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推动新型工业转型转换,树立链式思维,强优势、补短板、增后劲,建成年产50万吨不锈钢转型升级、年产6000吨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加工等项目,推动不锈钢、绿色铝精深加工、建筑陶瓷、煤炭等全县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不锈钢城”、绿色铝精深加工基地、云南重要的建筑陶瓷基地。提质升级服务业,聚焦文化旅游康养、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产业提质提标为重点,力争“漏卧·古城”景区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体化推进五龙景区、菌子山、凤凰谷、南丹山建设,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和数字创意等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三)加快补短板、强支撑,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协作推动机制,增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云南师宗产业园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全力做好师丘高速公路建设土地供给和服务保障工作,配合做好曲靖—文山铁路建设,启动师宗现代交通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师宗铁路货场外迁,补齐冷链物流等设施短板;完成村庄道路硬化90公里、危桥改造3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7公里。配合做好罗师大型灌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水利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提升改造葵山、雄壁、彩云、五龙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雨污管网120公里。深化“气化师宗”建设,补齐油气基础设施、集中充电桩及加气站枢纽,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探索农村绿色能源供给途径,构建安全、高效、绿色能源网。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师宗”建设,适度超前部署“双千兆”网络,加快推进5G网络延伸覆盖,加快“网上政务大厅”和乡村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推进智慧县城、智慧社区、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四)加快提品质、促融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焦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加快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五城共建”,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控,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06套,全力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城市发展韧性。持续巩固省级“美丽县城”“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完成师弥线入城口和文笔大道、凤凰大道等道路提升改造,加快进修学校、金鑫花园等小游园建设,在城市更新中不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壮大产业,提升容量,推动实现以城聚产、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转移,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1%左右。
(五)持续稳增收、美家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防止规模返贫“第一防线”,抓实“一平台三机制”,持续落实“三个一”帮扶措施,确保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聚焦增加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重点,做好葵山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试点,丹凤古城社区、漾月路新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试点,形成经验典型。聚焦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道地药材、肉牛、生猪等重点产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示范村镇。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新建卫生公厕34座,改造农村户厕4200座、建成美丽庭院4296户,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积极争取2024年沪滇资金3000余万元,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等。
(六)全面抓改革、强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深化国资国企、预算绩效管理、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确保县级投融资平台主体信用评级达AA。以营商环境“争创一流年”为抓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坚决打通行政审批堵点,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力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及办理率达100%。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落实“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扶持政策,力争市场主体数量突破5.8万户、企业数量突破1.2万户,完成“个转企”235户、培育“四上”企业65户左右。打好政策落实“组合拳”,动态梳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编制“政策包”,列入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通过政府门户网等公开发布,并走进企业宣传解读,实现“政策”与“落地”之间“零距离”。
(七)加强治污染、护生态,推进绿美师宗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新一轮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清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绿色增长,高质量建设绿美师宗,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为抓手,抓实抓细“绿美师宗”建设,争创省级绿美城市、绿美园区以及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1个、绿美社区2个、绿美河湖3条、绿美校园2个和市县级绿美村庄70个。积极稳妥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推进师宗产业园区争创低碳示范产业园区,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减碳增汇和碳汇交易。
(八)持续惠民生、增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提质。加快建设健康师宗,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改革。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实施“雨露计划”和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广泛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文化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补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短板,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力度。
(九)强化防风险、保稳定,推进平安师宗建设。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粮食、金融、网络等重点领域安全发展能力。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依法依规加强各类金融活动监管,稳妥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处置信用债违约问题。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安全生产“三位一体”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应急处置综合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任务,播种粮食62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达23万吨以上,确保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持续推进法治师宗、平安师宗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
各位代表,完成2024年计划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加压奋进,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奋力推动师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