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彩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工作计划

  • 师宗县政府
  • 2023-03-07 16:0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落实全关于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结合彩云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守底线、衔接、促振兴”工作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二)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三年行动”,到2024年,全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确保农村脱贫人口巩固率保持在100%,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农村平均水平。

(三)具体目标。2023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用好“一平台机制”,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四个全覆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截至2023年脱贫人口、监测对象脱贫成果巩固率达99%以上,基本消除 均纯收入低于 1 万元的脱贫 人口和监测对 10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力争脱贫人口纯收入达到全市、全县平均水平以上。启动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建设精品示范村1个(红土),美丽村庄4(白龙潭、宗、小路撒、大红土)

二、主要任务

(一)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全面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村两级网格化动态监测责任,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按照“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一月一动态”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体外循环,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监测标准年度调整机制,2023年按8050元确定,今后逐年提高监测标准。压实包保责任,对“三类监测对象”由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挂包单位帮扶责任人包保到户、责任到人,确保有人管、管到位。严格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确保有序退出。2023年实现消除 均纯收入低于 1 万元的脱贫 人口和监测对 10人。2023年累计消除三类监测对象风险 65%以上

2.加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聚焦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教育、卫保、建、水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拓展。实施脱贫人口收入增长三年行动,确保全镇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市、全县平均水平以上

3.全面加强稳岗就业帮扶。按照“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促增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求,进一步聚焦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劳动力,扎实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通过开展务工情况大排查、岗位信息大推送、就业政策大宣传、省外稳岗大走访、转移就业大输送、职业技能大培训等工作,确保为每个人推荐不少于3个以上岗位信息。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帮助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至少掌握1项劳动技能,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及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实现就业、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补贴政策,鼓励本地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外省内、向省外转移就业。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作用,建立“点对点”输送清单,协调组织“务工专列”“务工专车”,实行一站式转移,提升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2023年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3036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5人

4.全面加强特色产业帮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聚焦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高效经作产业集群,打造高端蔬菜示范区,2023年发展绿色蔬菜种植5.5万亩、优质水果种植7880亩、新兴花卉种植3000亩、道地药材种植8600亩、生猪养殖13.6万头、肉牛养殖5910头。持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服务指导,落实产业选育、产销对接、财政奖补、金融支持、保险保障等方面配套政策,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认证绿色、有机产品1个(红土科沃蓝莓),培育省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各1个。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利益联结机制,并相应建立龙头企业承担生产经营及市场风险、获取市场高收益,合作社及集体经济承担低风险农户零风险、获取相对稳定收益的收益分配、风险分担机制。持续落实过渡期小额信贷政策,对符合申贷、续贷、展期等贷款条件的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做到“应贷尽贷”。2023年确保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产业帮扶“双”覆盖率达100%,确保持续稳定增收。

5.全面加强村集体经济帮扶。完善股份合作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进一步加强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探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长效机制,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开展项目、土地、资金、劳务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整合发展要素,引导脱贫户、“三类监测对象”抱团入社,巩固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帮扶机制,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盘活型、资产经营型、股份合作型、物业管理型、抱团取暖型、有偿服务型、异地开发型等模式,不拘一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2023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以上

6.全面加强扶志扶智帮扶。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实现扶志扶智全覆盖。以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作为抓手,完善统筹机制,强化资源供给,突出实训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彻底摆脱精神贫困、物质贫困,进一步增强就业能力和发展动力。推动感党恩进村入户、志诚信进村入户、文化文明进村入户,引导树立“宁愿吃苦、不愿苦熬”的思想观念,优化帮扶方式、惩戒不良行为,建立保障性政策与激励性措施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营造“因懒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的良好社会环境。强化典型示范,选树一批奋进典型,全镇每年组织开展评选5户“勤劳致富之家”。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载体,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引导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自觉遵守公序良俗、知法守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人协会等“一约四会”及乡风文明监督员制度,革除陈规陋习、治理不良风气、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家风文化建设,发挥家庭育人功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实施反向约束引导,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建立反面典型曝光平台,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切实纠正“等靠要”“养懒汉”“不尽孝”等不良风气。帮助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强力推进“智力扶持”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培训计划、统一资金使用、统一培训资源、统一认定培训机构、统一技能资格认定、统一证书发放,全面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民政、科技、住房和城乡建设、乡村振兴、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持续实施雨露计划,实现应学尽学,应补尽补。2023年脱贫人口劳动力培训972(脱贫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240人

7.着力加强大路撒村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和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开展技能培训,实现“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确保搬迁劳动力全就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牲畜圈舍建设和生产用房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户均有1间牲畜圈舍和生产用房。强化社会管理,健全社区管理体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好搬迁群众房屋产权登记、适龄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帮扶措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融入、逐步能致富。

8.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及时做好“三类监测对象”的监测,对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继续落实好半年至1年“救助渐退”政策。对脱贫群众中的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根据实际困难程度,争取资金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或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在脱贫群众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助尽助。继续做好脱贫户管理,重点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由国家、省明确的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管理。巩固完善农村低收动态参保工作机制,加大参保管理力度,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9.抓实耕地保护。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3.75万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集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下达,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10.抓实粮食安全。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3万吨以上。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

11.抓实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乡村特色风貌,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2023年完成8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100%覆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四好农村路”“美丽公路”建设,因地制宜实施镇域内重点行政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加强村内主干道与小散居住户连接道路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实施“快递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12.抓实“十百千”示范工程。紧盯全市一流标准,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进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按照《云南省美丽乡村评定工作方案》中36项指标,规划谋划开展1个精品示范村、4个美丽村庄,建设“干净、宜居、特色”为一体的美丽村庄,通过以点带面,推广示范,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彩云样板,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13.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和“两”治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星级创评,建立“标准明确、达标授牌、分组管理、动态调整”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对全镇所有自然村有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达标考核、星级评比和挂牌管理,营造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着力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2023年,改建农村卫生户厕520座、自然村卫生公厕6座。创评一星48个、创二星5个、三星村3个。

14.抓实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强化党建引领,围绕建设善治乡村,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推动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贯彻执行省、市“万名人才兴万村”决策部署,补齐镇村教育、医疗人才短板,充实基层农业科技服务力量。持续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农村优秀人才回计划,鼓励本地在外企业家、农民工、退伍军人、退休干部、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业就业、参与基层治理。

(三)凝聚帮扶合力

持续深化沪滇协作帮扶、各级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工作,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15.强化沪滇协作帮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为重点,做好脱贫村结对帮扶。制定完善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帮扶方案,积极争取沪滇协作资金的支持帮扶,2023年力争实施1个沪项目,同时认真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实施、验收等环节工作,确保建成精品示范项目。

16.强化各级定点帮扶。加强与定点帮扶单位精准对接,发挥省、市、县各级单位定点结对帮扶作用,加大乡村振兴帮扶力度,力争到定点单位开展回访1次,争取定点帮扶单位从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帮扶支持。

17.强化社会力量帮扶。完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乡村振兴帮扶的动员协调机制,引导和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动员致富能手、土专家、青年、公益积极分子等,开展本区域内公益性社会服务和志愿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政治任务,放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地位来抓,强化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落实,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乡村振兴具体抓落实作用,切实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领导体制,层层压实责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作风转变。始终把执行力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

(三)加强监督检查。把《彩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彩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责任清单》(详见附件)纳入各村()、各部门的年终综合考核,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村(社)、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工作推进情况较好、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力、成效巩固不明显,特别是因工作不严不实造成“三类监测对象”识别退出存在“漏评”“错退”的,严肃追责问责

(五)加强舆论宣传。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提高新闻报道、典型经验挖掘,及时宣传报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全面展现彩云实践经验做法。加强涉贫涉农领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壮大主流声音。

(六)加强计划实施。各村(社)、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彩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重点任务清单》(详见附件)抓实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每年的计划目标任务于当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请各部门和各村(社)于每年3月15日、6月15日、9月15日前上报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和12月5日前上报年度工作总结,经(社)、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含电子版)报送至乡村振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