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1 09:20 来源:师宗县人社局 作者: 刘 斌 浏览次数:710
近年来,师宗县积极探索健全“仲裁+”工作新机制,构建多元解纷新体系,丰富发展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模式,有效提高调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调解仲裁“双结合”,为民便民有“温度”。围绕“调解为主、裁决为辅”主线,前移调解关口,将调解“第一道防线”贯穿庭前、庭中、庭后全过程各环节,倾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调解”中、处理在“仲裁”前。强化调解组织建设、充实调解队伍力量,以乡(镇、街道)、规模企业为单元,零死角无盲区全覆盖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调解员吹哨,仲裁员报到”工作体系,形成“左手调解、右手裁决,左手辅助右手,右手支撑左手”协同发力、同步发力的高效联动工作格局,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和谐”之中,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乡,让“争议”双方“握手言和”。2024年以来,全县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160件,法定期限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80%以上,仲裁终结率90%以上。
速裁仲裁“双运用”,为民便民有“速度”。秉持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应调尽调、当裁则裁、调裁结合原则,建立健全“速立、速调、速审、速裁”工作机制,根据各案件性质类型、事实证据、双方诉求、适用程序等因素,分门别类、有的放矢推出调解、协商解决、简易处理、调裁结合、终局裁决等处理方式,有效提高了案件办理质效,缩短了维权时间、降低了维权成本,快速高效维护当事人正当合法权益。两年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20个工作日内成功办结4件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涉及金额70余万元,让农民工“薪满意足”。
智慧仲裁“一体化”,为民便民有“高度”。坚持智能化调解,信息多跑路,群众就能少跑腿原则,不断丰富“现代化”“智能化”仲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云庭审”、互联网、远程仲裁、电话视频等载体,为身在外地的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掌上”“线上”仲裁服务,既节约了仲裁成本,又提高了仲裁效率,让维权者“足不出户”就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增强了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管理平台》上线以来受理19件,办结19件。
多元仲裁“齐发力”,为民便民有“力度”。有效整合队伍力量提升队伍质量,强化沟通协作,不断拓展化解渠道、丰富化解方式,综合运用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工会调解、社会化调解等多元化解力量,构建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化解体系,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多元化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有力提升化解质效,彻底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减少当事人的精力消耗,有效提高了劳动纠纷仲裁公信力、影响力,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稳步健康发展。
来源:师宗县人社局 刘 斌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