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师宗县教育体育局
  • 2021-03-01 15:45

中共师宗县委 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9610日)

为加快推动师宗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结合师宗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队伍素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优先发展。主动顺应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做到投入优先保障、人才优先引进、困难优先解决,举全县之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二)坚持质量为本。树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目标围绕高质量制定,管理围绕高质量实施,实现教育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推动教育发展提档加速、提质增效。

三)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破惯性思维,采取超常举措,创新管理制度,激发队伍活力,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竞争氛围。

三、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水平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目标(一年后全县上下全力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基本形成,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三年后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达到全市中等水平;五年后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升,步入全市先进行列),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振兴师宗教育,建设教育强县,实现资源配置更加均衡、竞争机制更加优化、教育管理更加科学、教师队伍更具活力,教育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1.党委政府要更加重视关心教育改革发展。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县委常委会每半年、县政府常务会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街道)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积极主动做好教育改革发展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研究教育,亲力亲为抓教育、促落实。

2.相关部门要全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立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协作抓教育的工作格局。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认真履职,超前谋划教育改革发展,精准精细制定配套方案,转变作风推动工作落实,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组织部门要畅通教育人才引进渠道,宣传部门要加强人人支持教育发展的舆论引导,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纪律和作风的监督执纪,信访及各乡(镇、街道)要全力做好涉及教育领域的信访问题处置工作,发改、人社、财政、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要为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项目建设、职称评定、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等提供全力支持。

3.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全县党员干部要主动参与教育改革发展,当好宣传者、发动者和践行者,传递正能量。家长要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学生要自立自强,弘扬顽强拼搏的求学精神。企业、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要积极回馈和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在全社会形成重教为先、兴教为责、支教为荣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夯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学校布局。坚持校点布局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按照补短板、增容量、提质量的发展思路,保证学校增容用地,依法规划和优先建设幼儿园、中小学校,快速推进荣海小学、第四中学等学校建设,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切实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加快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教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在学校的深度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开展在线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网络课堂等智慧课堂教学,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均衡共享,促进教育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5.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实施学习型团队建设、教育科研队伍、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师青蓝结对帮扶等工程,定期、分批派送优秀人才外出学习,研发一批符合一线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资源,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送培活动,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加教师队伍力量。在配齐教师队伍空编人数的基础上,通过招聘特岗教师、调剂编制、压缩非教学人员等方式,增加教师总量,每年根据教育需求招聘适量的特岗教师。学校食堂工勤、图书、电化教育、卫生保健、安保、保育、宿舍管理等工作人员,根据学校规模核定岗位,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合同管理,逐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充。大力引进优秀教育人才。通过待遇引才、政策引才、情感引才等措施引进教育专项人才,有重点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家公费师范生,有目标的自主提前招聘师范类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实行专人专编专岗管理。建设一支能抓善管的校长队伍。采取组织考察任用、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等方式,择优选拔德才出众、理念先进,热爱教育、精通业务,善于管理、敢于担当的教师担任校(园)长。县委加强对校(园)长队伍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完全中学校长人选由县教育部门提出意见,报经县委同意后任免。从广大教职工中遴选出优秀人才作为校长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储备一支梯次完备、结构合理、进取心强、治校有方的后备队伍。建立校长评价、激励、竞争机制,淘汰不想干、干不好的校(园)长,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全面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管理严谨、成绩突出的校长队伍。建设一支精简高效的管理团队。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倾斜一线的原则,精简教育管理人员,优化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建设一支精简高效的管理团队。整合重组教研、师训、教师进修学校等资源,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打造研、修、训一体化的教师发展平台。实行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体系。

六、坚持加快改革创新,建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竞争激励机制

6.创新编制管理机制。建立教师编制总量动态核准制。加大县级统筹力度,盘活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跨部门、跨学段动态调剂事业编制,按照有关规定和实际需求,每年由县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一次教职工编制总量,严禁挤占、挪用、截留中小学教师编制,严禁长期空编、有编不补。建立教师编制统筹使用报备制。加强编制动态管理,教育部门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对教师资源的合理布局负责,统筹分配各学校编制数,提出编制调整方案,报县委编委会审批核定。

7.创新职称评聘机制。把思想政治素质、师德表现、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重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推行高级教师一年一聘的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学校三级聘任制,打破职称晋升能上不能下的状况。

8.创新质量奖励机制。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县政府每年落实教育奖励基金,教育部门按年度对各学段学校学科教学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和考评奖励。

9.创新绩效分配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倾斜、公开公平原则,实行差别化绩效分配,重点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和工作业绩突出的教职工倾斜,校(园)长绩效单独考核,打破校际之间、职工之间、类别之间均衡;高中教育阶段教师奖励性绩效资金支出具体由教育部门商财政部门确定执行。

10.创新交流轮岗机制。推动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教师的双向交流、定期轮岗,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建立双向流动和末位淘汰机制,打破不同学段之间教师流动的屏障。

11.创新遴选调聘机制。建立公开考试或直接择优调动优秀教师制度,强化调聘纪律,严禁在教师调动中找关系、打招呼,确保把真正优秀的教师选好用好。非教育系统不得占用教师编制。原则上任何单位均不得借调、借用教师,确需从教育系统调配人员,必须按程序报教育部门审批,报县委、县政府备案。

七、坚持高效科学管理,强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措施

12.建立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体系。健全完善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班子成员包乡(镇、街道),机关人员包学校,校长管教师,教师管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责任机制,分级负责,层层包保,构建机关干部一线督促、校长严谨治校、教师专心教学、学生勤奋学习的良好格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控辍保学,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13.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围绕教学质量中心主线,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制定教师精细化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有序、高效。围绕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意志品质、文明礼仪培养,制定学生精细化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监督检查,重点突出时间管理,科学分配学习、作息等环节的任务和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14.加强教研精细化管理。狠抓教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科所统领、校长统帅的中小学教学教研组织,构建全县一体化教研体系,厘清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主责,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指导。聚焦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突出研究重点,精选研究课题,创新运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加大力度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育案例,破解教学质量提升难题。加强教研经费保障,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学研究。

八、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5.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从严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注重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推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推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力争到2020年实现党支部达标创建全覆盖。

16.深化纪律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严查教育领域各类作风问题和腐败现象,营造党风正、校风清、教风良、学风好的良好氛围。

17.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大力关心教师、支持教师、服务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把师德师风表现纳入年度考核,对严重违反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规定的,在年度考核、评优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以身作则、安心执教、为人师表,争做四有好教师。

18.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新增财力优先安排教育支出,确保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