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至26日,云南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曲靖市开展了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4年1月15日,督察组向曲靖市反馈了督察情况,督察报告指出“执行园区规划环评有差距”问题(编号69-18),师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题研究,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目前,该问题已全面完成整改,达到整改目标要求。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基本情况
督察报告指出:执行园区规划环评有差距。曲靖市承接项目与园区规划定位不符,难以满足园区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要求,导致项目难以落地。拟建于沾益工业园区花山片区红太阳生命健康产业园等 5 个项目,未在花山化工片区确认面积内,不符合园区规划。信义集团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项目不属于化工项目,项目选址又在化工园区范围。
二、整改落实情况
为切实抓好该问题的整改工作,中共师宗县委办公室、师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24年7月30日印发了《师宗县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师办通〔2024〕83号),明确该问题的督办领导、牵头单位、配合部门、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具体整改措施。
截至目前,该问题已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全面完成整改,具体情况如下:
(一)强化规划评估与引领,严格项目准入源头管控。
1.完善规划体系。云南师宗产业园区(前身为师宗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3年4月6日获曲靖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曲政复〔2023〕32号)。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22年8月18日通过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审查(曲环函〔2022〕34号)。规划明确了大同片区(重点发展不锈钢冶炼及深加工、建筑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和矣腊片区(主要发展建筑建材产业,配套发展煤制品产业)的科学产业定位,为项目准入提供了根本遵循。
2.开展跟踪评估。已建立园区规划实施情况跟踪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产业符合度、环境质量变化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优化调整管理措施,确保规划始终科学引领园区发展。
(二)健全制度规范与台账,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1.健全制度规范。师宗县制定并实施了《项目准入联合预审实施细则》,明确了预审流程、各部门职责和审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环保、安全、能耗等领域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和管理规定,形成了系统化的制度规范体系。
2.规范资料台账。建立了“一企一档”及“一项目一册”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园区所有已入驻企业和新引进项目的立项、环评、能评、规划、土地等全套审批文件及日常监管记录进行系统归档,实现资料台账化管理全覆盖、可追溯。整改期间,对所有入园项目档案进行了全面核查梳理,确保档案齐全、规范。
(三)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1.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投资840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7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2座(其中:大同片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5000立方米,矣腊片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2000立方米),并配套建设污水截污管网20.3公里。目前,两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已全部建成,园区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2.其他环保基础设施。通过曲靖昆钢嘉华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曲靖天朗嘉华恩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年处置8万吨固危废处理厂,同步推进园区固体废物(含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暂存转运设施、环境风险应急设施等规划的编制与项目谋划工作,持续提升园区环保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水平。
(四)严格执行联合预审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杜绝“承接项目与园区规划定位不符”问题。所有拟入园项目均须经由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科技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师宗分局、县自然资源局、云南师宗产业园区管委会等多部门开展联合预审,严格对照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进行合规性审查。自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所有新引进项目均符合园区产业定位和环保要求,未发生一起违规准入事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师宗县人民政府将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
(一)持续强化规划约束。严格执行园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要求,发挥其统领作用,确保产业发展不偏离规划轨道。
(二)动态完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项目联合预审、跟踪评估、档案管理等制度,提升园区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
(三)保障设施稳定运行。加强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的运营维护监管,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全面提升园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水平。
特此报告。
师宗县人民政府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