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师宗县2016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报告

  • 师宗县扶贫办
  • 2021-03-04 09:30

    2016年以来,师宗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全县上下没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部门,也没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个人”的责任意识,强化领导、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县情贫情

师宗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东南部,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3乡3街道、110个村(居)委会、78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3.89万,全县少数民族人口8375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1%。2019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51.8亿元,同比增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48元,同比增10.1%,增幅高于全省(9.2%)、全市(9.2%)0.9个百分点。师宗县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域之一、14个重点片区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有5个贫困乡镇、98个贫困行政村,截至2020年10月23日,国办系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68户74653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21.5%。经过5年来不懈努力,全县5个贫困乡镇、9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实现贫困人口清零目标,圆满完成各年度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2014年脱贫1414户6631人,2015年脱贫1171户5610人,2016年脱贫4332户19544人、2017年脱贫4683户20487人、2018年脱贫4923户18966人、2019年脱贫959户3171人、2020年脱贫90户263人,因整户自然减少实有74653人)。2019年2月17日至2月23日,西南大学省级第三方评估组对师宗贫困县退出进行了实地检查评估,各项指标均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师宗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7月20日至8月30日,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入户登记、普查数据核对、校验等工作,普查数据通过国家验收。2020年9月4日至9月8日,接受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事后质量抽查。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

5年来,师宗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突出政治引领,凝聚脱贫共识;突出长远规划,着眼全面部署;突出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突出保障支撑,力促政策落地;突出宣传发动,营造攻坚氛围;突出跟踪督查,倒逼责任落实,全县上下形成了团结协作、狠抓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1.建立完善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县委常委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镇,副县长管行业,县级领导包贫困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一村一个工作组,一户一名帮扶干部”的“八位一体”责任体系。成立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其他所有县处级领导为副组长,所有部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和有关精干力量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脱贫攻坚指挥部,绘制时间表和路线图,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下沉工作重心,不脱贫就不脱钩。为加强对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每个村成立了以一至二名科级干部任组长,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工作队队长为副组长的驻村工作组,有效统筹整合了乡镇、村委会和工作队的力量。近五年来,省、市、县、乡135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选派驻村干部2012人次,组成110支驻村工作队,挂包110个村,6008名帮扶责任人与17568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汇聚了精锐出战、尽锐出战的磅礴力量。

2.建立顺畅的脱贫攻坚推进机制。以《师宗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基础,建立完善责任目标制度、工作台账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行业部门集中办公制度等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制度,累计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150余次,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小。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干部的定期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攻坚能力。扛实脱贫攻坚监督责任,统筹整合纪检、监察、巡察、扶贫、审计、财政、信访等部门力量,构建专项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的精准监督格局,建立了高效完备的脱贫攻坚“大督查”工作机制,发挥人大、政协等督查力量,组建4个督查工作组常态化开展巡查督查检查,倒逼责任履行到位、政策执行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3.建立完善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保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师宗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师宗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重要文件,为脱贫攻坚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强化政策保障。全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采取超常规举措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产业扶贫、住房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提升等共256个政策性文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落实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要求,将中央18项、省级22项、市级41项、县级46项财政涉农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超前谋划、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确保扶贫项目启动有资金、推进有保障。同时,完善扶贫资金公示公告、监管责任、资金报账、项目验收、资金审计等制度,确保扶贫资金规范运行。三是强化项目保障。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深入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做实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县级项目库,提前储备和实施扶贫项目。近年来,共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468个,其中:产业类80个,基础设施类507个,安居房及危房改造类121个,安全饮水类583个,易地扶贫搬迁类32个,雨露计划6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类6个,贷款类16个,公益类106个、巩固提升类7个,爱心超市87个。四是建立完善监测长效机制。结合动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的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机制,时时监测预警,时时动态帮扶,做实“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工作,完善扶贫系统大数据平台各类基础信息,提高贫困村、贫困户数据信息质量和运用水平,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4.建立完善的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工作机制。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组织保证,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开展。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工作,完成430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整顿提升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文明和谐“五面红旗”争创活动,在党支部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目前,开展“红旗村(社区)”创评5轮,累计评选“红旗”763面,已兑现村(社区)干部绩效奖励资金1400万元。全面推进“ 缩面提标 ”工作。按照“定岗、定员、定责、定酬、定考核”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完善村(社区)干部监督考核机制,激励村(社区)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着力建设一支相对职业化的村(社区)干部队伍。目前,全县110个村(社区)已全面完成“缩面提标”。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农村“领头雁”培养,聚焦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9类”优秀人才,落实人才回引计划,已确定回引对象121人;持续建强青年人才党支部,全县10个青年人才党支部共储备优秀人才291名;深入开展村(社区)干部联审工作,累计联审村(社区)干部1955名,排查出不适宜担任村(社区)干部38人。组织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参加专题培训1.5万人次,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开展“扶贫标兵”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70名优秀干部,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5.建立完善的脱贫攻坚宣传舆论机制。大力开展“九个一”宣传活动:组织召开庭院会、党员大会、田间会等多种形式的群众工作会议,宣传扶贫政策,传递党的声音;编印政策读本11万余份,做到帮扶干部人手一册、贫困户每家一本,实现政策普及全覆盖;创建“师宗决胜”公众号,适时发布脱贫攻坚进展动态信息、典型经验做法等,激发帮扶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战的热情;印制8万余份“政策一纸通”,张贴到贫困户家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制作发放1.77万余份资料袋,方便贫困户统一存放材料;在每个自然村设立脱贫攻坚公示栏,宣传扶贫政策,公示扶贫信息;在每个自然村绘制一组鼓舞脱贫斗志的宣传标语,大力营造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发放《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封信》,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不要,自觉勤劳致富;在全县各中小学开设脱贫攻坚课程,向学生宣传讲解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小手牵大手”,引导广大群众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精心组织国家“扶贫日”系列宣传活动及脱贫故事征集活动,充分展示我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经验、典型;合力开展脱贫攻坚宣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多样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种终端传播平台,推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沪滇合作助力脱贫攻坚》等专题专栏,展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为持续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6.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助推脱贫攻坚。一是深化“沪滇协作+”模式。与上海市宝山区签订“携手奔小康”帮扶协议,推进两地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撑等多领域合作。目前,上海市共投入资金1.08亿余元,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惠及贫困户2万余人。二是深化“爱心企业+”模式。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40余家爱心企业联挂22个贫困村,筹集1100余万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三是深化“公益活动+”模式。积极开展“微心愿”“圆梦大学”等公益活动,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物资16800余件,资助留守儿童、孤残学生、贫困学生。四是深化“互联网+”模式。深入实施电商扶贫,建成1个县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8个乡(镇、街道)电子商务服务站和1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不断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二)把握精准要义,狠抓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狠下绣花功夫,集中力量攻坚,全面实现脱贫群众收入达标、饮水保障达标、住房安全达标、教育保障达标、就医保障达标和乡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群众认可度大幅提升的“五达标两提升”目标。

1.把握精准要义,全力确保识别精准、退出精准。严格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要求,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切实扣好“第一粒扣子”。一是注重把握标准。严格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综合考虑居住C、D级危房且自身无力改造,家庭因病致贫,家庭适龄成员因贫辍学或家庭因学致贫等因素,把好精准识别的第一道关口。二是注重规范程序。按照农户申请、贫情分析、摸底调查、五查五看、“三评四定”、公示公告等识别流程,对全县所有自然村逐户逐人过筛子,经过7200多次贫情分析会、2000多次动态调整会、99次审定会,37.72万次走访核查,13次查缺补漏,精准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三是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召开群众民主评议会1800余场次,引导群众公开议、公开评、公开定,最大限度听取群众意见,做到识别认定过程透明、结果公开、群众认可。四是注重信息数据比对。组织公安、住建、人社、市监等23家县级部门,对贫困对象信息数据进行21轮次筛查比对,重点核查户口、房产、车辆、国家公职人员、经营实体等数据信息,37万余条比对结果被运用到对象识别中。五是注重创新方法。针对“识别难”“难识别”问题,创新机制,成立县乡两级仲裁委员会,累计对699户近2700人举证仲裁,解决了精准识别过程中的争议问题,贫困人口无错退、漏评、错评现象

2.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建档立卡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全面达标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增收项目”的思路,科学分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县所有农户都有一到两个持续稳定增收项目,形成了“3331”持续稳定增收和保障格局。一是巩固发展传统增收产业,30%左右的贫困户通过发展以烤烟为主的传统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师宗县是传统的烤烟大县,全县烟叶产量在全国排名第5位,在全省排名第3位。师宗县充分发挥烤烟产业成熟稳定的优势,在全县建立了7个烤烟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2312人,带动贫困户3700户15000人实现人均增收20000余元。同时,依托县内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累计培育扶持37户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稳定带动11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二是稳定发展劳务产业,30%左右的贫困户通过内转外输转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近年来,累计组织劳动技能培训13.53万人次,成立劳务派遣公司10个,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累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7.47万人次,稳定务工成为建档立卡群众重要的收益来源。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就业扶贫行动:对外输出转移一批,与福建、上海、江苏等省市建立劳务输出对接长效机制,对外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47万人次,实现年户均增收2.4万余元;县内企业吸纳一批,温氏集团、星达星陶瓷、华海木业等县内企业吸纳20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年户均增收2万元;公共服务岗位安置一批,在乡村开发农村保洁、生态护林等公共服务岗位,安置4114名贫困人口就业(其中:农村保洁员3189人,实现年户均增收6000元;生态护林员925人,实现年户均增收8000元)。三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30%左右的贫困户通过精准产业扶持模式实现稳定增收。针对既无烤烟等传统增收产业项目,又无外出务工能力的,创新采取“扶贫公司+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深度贫困户”模式,成立各类产业扶贫合作社106个,精准扶持深度贫困户5692户23906人,近年来,推动发展热区水果、中药材、菌类等特色种植产业5万余亩,发展生猪、肉牛、乳鸽等特色养殖产业近3万头(只),实现年户均增收8000余元。四是深入完善农村保障体系,10%左右的贫困户主要通过兜底保障政策实现基本生活有保障。针对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群众,大力推进农村保障制度与精准扶贫政策无缝对接,确保符合政策兜底条件的特殊贫困户应保尽保。同时,提高农村五保、低保标准,确保特殊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实现民政对象与建档立卡户重合的有6258户11619人,民政对象与建档立卡户重合户数占贫困人口总户数的占比为35.57%。实施临时救助建档立卡户8176人次,发放资金561.67万元。开展了全县疑似残疾人排查、评残鉴定、办证工作,为符合办证条件的782名进行现场登记、检查、评定,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438人次,月补贴金额53.3万元。

3.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就学保障全面达标。一是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58亿元资助49.03万人次,发放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640.69万元7922人次,资助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62.79万元3.75万人次。二是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各项措施。建立“双线四包”责任制、“七长”责任制、职校分校办班制,按照“四步法”要求,采取依法控辍、劝返控辍、送教控辍等措施,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内。三是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投资金3.24亿元,新建或改扩建150所学校,建筑总面积17.41万平方米;建成体育运动场地241个,建筑总面积20.12万平方米;完成厕所改造1.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600万元,全面改善了贫困村办学条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评估。

4.全力推进健康扶贫全覆盖,就医保障全面达标。严格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切实做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兜底保障“四重保障”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全覆盖,100%享受医保倾斜待遇。全县贫困群众医保参保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符合规范转诊转院的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患者自付比例均在10%以内。实施大病集中救治,1929名患有30类36种大病的贫困人口全部实施集中救治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3877名,糖尿病患者759名,重性精神障碍患者912名,肺结核患者71名;组建193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医生556人、团队成员1254人,加大签约服务力度,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加快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建成二级甲等公立医疗机构2个,实现了乡乡建有标准化卫生院、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同时,加大对非贫困户中医疗负担较重户的救助和资助力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全力推进安全住房全覆盖,住房保障全面达标。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总体要求,全覆盖对9万余户农村住房进行等级鉴定,对C、D级危房坚持“以维修加固为主,拆除重建为辅”,采取“县监管、乡统筹、村实施”的模式,补助资金48158.89万元,帮助解决了我县22738户农村4类重点对象和非4类重点对象无力建房农户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其中,改造建档立卡户危房12880户,低保户、残疾人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户危房共6105户,非4类重点对象无力建房农户3753户,实现了住房保障全覆盖。二是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要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720户 72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58户5692人、同步搬迁户362户1540人,搬迁计划完成率100%。建31个集中安置区,安置建档立卡户1349户5648人,分散安置建档立卡户9户44人实施“园区+就业增收”“精准产业+搬迁发展”双向计划,对集中安置到城区、集镇的贫困户,安排就近务工,引导自主创业;对其他安置点的贫困户,因地制宜扶持发展产业,解决后续发展问题。

6.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近年累计修建农村公路1053公里,硬化村内道路240.66万平方米,全县110个村(社)和784个自然村入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组通”。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创新实施高质量、低成本修建农村公路和发动群众参与修建农村公路的办法,真正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目标。二是加大农村供水保障力度,近年新开工建设小(一)水库2座,新建或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83件(次),安装农村供水管网3354公里,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3.8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90%,集中供水率达90%,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群众每人日均可获得用水量、取水半径等均符合要求,饮水保障全面达标。同时,对所有供水和取水点进行水质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水质全面达标。三是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投资4.41亿元,实施了713个电网升级改造及建设项目,解决全县12.1万户农村居民用电问题,行政村通10千伏动力电达100%,户户通电覆盖率达100%四是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4G网络覆盖率100%,网络宽带覆盖到所有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五是加大广播电视建设力度,安装9501“户户通”设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六是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实现所有自然村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

7.全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群众内生动力和认可度大幅提升。一是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把“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与理论宣讲、农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开展送教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有效激发群众自强、诚信、感恩意识。二是广泛召开群众会。按照“县处级领导、挂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群众会每周不得少于2场,乡镇主要领导每周不得少于3场,帮扶干部每周入户走访1次”的要求,广泛开展脱贫攻坚群众工作,积极组织召开院坝会、群众代表大会、党员会、田间地头会、群众家庭会等多种形式的群众会48900余场次。县处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一线,组织召开群众会2000余场次,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宣传党的政策,畅谈致富思路,用真心换真情、以党心聚民心,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民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倾力打造“爱心超市”。“扶贫济困、传递爱心”为宗旨,秉承“爱心扶贫、扶贫扶志”的理念,建成“爱心超市”87个,定期开展积分评定和物资兑换,引导群众参加生产劳动、爱护环境卫生、传承社会美德,破除“等靠要”思想,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四是用活金融扶贫解决发展动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街道)”创建,首推“烟农贷”“林果贷”等贷款,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7.19亿元,对6211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8058.41万元,有效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

8.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坚持标本兼治、软硬兼施,重点治乱、重拳治脏、铁腕治违,“脏、乱、差、堵”问题得到根本性改观。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垃圾收运处体系。配备城乡环卫设施,建成垃圾填埋场2座、垃圾中转站5个、垃圾热解站5座、垃圾房80座,建立“户清扫、组保洁、乡运转、乡镇或县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机制,实现城乡垃圾收运处覆盖率达100%。二是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21846座,改建镇区公厕31座、行政村所在地公厕125座,基本实现了“乡镇镇区和村委会所在地基本消除旱厕”的目标。三是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建立“乡有管理站、村有保洁队、组有保洁员”的长效保洁机制,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以村(社)为单位,选聘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低收入人群,组建了110支3189人覆盖784个村小组的专兼职农村保洁员队伍,在促进2000余户低收入群众持续增收的同时,实现了农村公共卫生保洁常态化。四是大力培育干净卫生养成习惯。以净化环境、美化村庄为重点,大力推进“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行动,创新开展“拆、改、造、清、建、管、教”村容村貌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干净、整洁、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实行贫困群众“五净一规范”与帮扶干部责任挂钩,督促帮扶干部带着贫困群众持续开展家庭卫生整治,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贫困户居家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审视脱贫实践,经验弥足珍贵。在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奋力鏖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不懈探索中,师宗县深切地体会和认识到:决战脱贫攻坚,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决战脱贫攻坚,坚持群众主体是根本;决战脱贫攻坚,坚持产业支撑是关键;决战脱贫攻坚,坚持创新实干是保障。

(三)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1.狠抓剩余贫困人口清零。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紧盯90户263人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目标,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一户一方案”,实行分类管理,认真落实帮扶措施,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清零目标。

2.创新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检视整改“百日攻坚”。针对历次巡查、督查检查、考核评估中发现的所有问题,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重点措施拓展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制定《师宗县脱贫攻坚问题检视整改百日攻坚实施方案》,针对脱贫攻坚中五大类39项具体内容,全链条、全方位开展问题检视、整改、销号。目前,检视出来的所有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中央对云南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在问题整改基础上,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制定《师宗县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师宗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师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师宗县农村村级保洁员管理办法》、《师宗县村级护林员管理办法》、《师宗县巩固脱贫成果和完善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师宗县关于脱贫长效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师宗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等一批长效政策措施文件,为决胜脱贫攻坚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

3.抓牢抓实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效的核心,坚持长短结合、新老兼顾,以发展“3个20万亩”种植产业(热区水果、有机蔬菜、中药材)和“1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为重要抓手,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长远的产业支撑,确保所有贫困户都有1-2个持续稳定增收项目。全县37家农业龙头企业,106个产业扶贫合作社带动贫困户5692户23906人,实现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

4.持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难的问题,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建立师宗县揽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搭建“县有公司、乡有工作站、村有服务点”的三级联动转移就业平台,构建高度组织化的利益协作机制,一头连群众、一头接市场,“点对点、一站式”组织化输出劳动力,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户外出就业28264人,其中,县内务工10960人,县外省内务工4879人,省外务工12369人精心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工作,认定33家扶贫产品60个,产品价值总量13.7亿元,累计销售7467万,带动贫困户4700余人。

5.超前谋划和推动扶贫资产管理。研究出台《师宗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师宗县扶贫资产管理实施方案》,分类分步开展扶贫资产清理、确权、移交、登记和日常管护,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管理机制,建立“县乡有台账、村有登记证、点有标识牌”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所有权、受益权和管理责任,确保各类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目前,全县共清理出扶贫资产41230件(个),资产原值219785.74万元,颁发扶贫资产登记证17400份、贴挂扶贫资产标示标牌33058份;纳入县管资产306件、乡管资产15352件、村(社)管资产17400件、户管资产8028件,建立了管理“双台账”。

6.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力开展“百村样板千村推动万村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加快相对职业化村(社)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三、典型经验做法

(一)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形成“3331”产业扶贫持续稳定增收和保障格局。全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务工产业,创新精准产业扶持模式,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形成了“3331”产业扶贫持续稳定增收和保障格局,即贫困户中约30%通过发展以烤烟为主的传统产业和以热区水果、绿色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约30%通过对外输出、县内企业吸纳、公共服务岗位安置等转移就业方式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约30%通过“扶贫公司+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深度贫困户”精准产业扶持模式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约10%通过低保、五保、特困供养等社会兜底保障实现基本生活有保障。

(二)用最少的钱修最多的路,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组通”。把县内自然村通村公路全部硬化作为必须完成的目标,以深度贫困地区20户以上不能搬迁的自然村为重点,深入实施 “组组通”硬化道路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组通”。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本着“以最少的钱修最多的路”的原则,科学制定《师宗县脱贫攻坚通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统一建设标准,调整路面结构,优控路面宽度,禁止环线建设,杜绝一村多路,规范采购建设材料,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做到低成本高质量建设农村道路;一方面充分调动公路建设沿线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群众投工投劳与建设、养护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建设、管护自己的路,形成了群众共建共管共享农村公路的新局面。

(三)坚持“里子”“面子”并重,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原则,采取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确定的方式,全覆盖认定全县各类农村住房92552户,并经县级行业部门信息联审比对,最终锁定全县C、D级危房22738户。严格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总体要求,创新“县监管、乡统筹、村实施”工作模式,以维修加固为主、以拆除重建为辅,同步推进“四类重点对象”和“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统筹兼顾“里子”和“面子”,确保改造质量过硬、内外整洁美观、群众满意认可。五年来,共计补助资金48158.89万元,全覆盖解决22738户群众住房难题,全面消除C、D级危房。

(四)聚焦少数民族地区,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加大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先后投入资金19.2亿元,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住房、交通、水利等短板弱项,全面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和少数民族手工业,全力破解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难题。同时,注重改善少数民族同胞精神面貌,深入实施少数民族移风易俗工程,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双语宣讲等平台作用,大力开展“五倡导”行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村、文明家庭等评优表彰活动,有效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内生动力,有力提振少数民族群众“精气神”。目前,实现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全部达脱贫退出标准。

(五)最大限度整合资金,资金实现“精准滴灌”。针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过程中部门不愿整合、不敢整合、不会整合的难题,师宗县深入研究中央、省、市相关政策文件,探索“科学规划、项目带动、领导挂帅、财政牵头、部门联动”的资金整合机制,将中央18项、省级22项、市级41项、县级46项财政涉农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整合涉农资金11.35亿元,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上下权责不对等的资金使用局面。同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按照基础设施类、产业发展类等项目,分类建立项目库,规范资金使用渠道,改变了原来涉农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实现了资金精准使用、效益精准发挥。

(六)以问题检视整改“百日攻坚”为抓手,全面消除影响高质量脱贫的各种不利因素。师宗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为统领,针对历次督查检查、考核评估中发现的所有问题,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重点措施拓展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以问题检视整改“百日攻坚”为抓手,大力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检视整改百日攻坚行动。突出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点群体,以及2016年来以乡(镇、街道)或行业扶贫部门为实施主体的各类扶贫项目,分问题检视、问题整改、验收销号3个阶段,深入开展检视、整改和验收销号,逐项逐户登记,实行台账化、菜单式管理,逐项逐条认真整改落实,逐一销号验收。

(七)创新开展劳动力“三级联动”转移就业,助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难的问题,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建立高度组织化的利益协作机制,与市场化人力资源企业合作成立了负责劳动力转移的公司,搭建“县有公司、乡有工作站、村有服务点”的三级联动转移就业平台,一头连群众、一头接市场,“点对点、一站式”组织化输出劳动力,把务工人员“家门口”送到“厂门口”,确保贫困群众稳岗就业

(八)率先探索扶贫资产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产效益。为解决好扶贫资产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谁受益的现实课题,率先研究出台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实行试点探索、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深入开展扶贫资产清家底、划类别、明权属、严管理系统工程,建立“县乡有台账、村有登记证、点有标识牌”管理模式,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根据扶贫资产的性质和特点,采取办理不动产登记权证、资产登记证或印发文件的方式,明确扶贫资产所有权、受益权和管护责任。

(九)大力实施“缩面提标”改革,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全省率先探索“缩面提标”推进相对职业化村(社)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建设一支“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廉洁高效、相对稳定”村(社区)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职能合并、干部结构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报酬待遇提高、财政负担不增”的思路,深入实施“缩面提标”改革,推进村(社)干部岗位合并、结构优化、待遇提高、管理规范,村(社)干部工作积极性大幅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四、下一步工作

5年来,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如何防止返贫,如何持续长久巩固仍然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一是后续监测、帮扶需要持续推进,二是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夯实,三是群众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强化。下一步,师宗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持续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一)持续落实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建立完善“县统筹、乡(镇)主责、村(组)主体”的网格化监测体系,压实县、乡、村三级监测及帮扶责任,持续对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综合运用产业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兜底保障、社会帮扶等措施,及时分类帮扶、动态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二)持续强化产业就业扶贫。大力推动产业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衔接,着力在育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占市场上下功夫,落实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双绑定”机制,健全完善益贫带贫机制,促使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两手发力,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作用,深化“县有公司、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就业组织化模式,不断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对以就业为主的特殊家庭,采取“一户一策”特殊帮扶措施,确保收入来源稳定。

(三)持续开展消费扶贫。深入挖掘、认定、包装、推出一批特色优势扶贫产品,不断丰富扶贫产品体系。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互联网+供销+扶贫”模式,健全政府采购、扶贫协作、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参与机制,通过多平台展销、线上直播带货等活动,实现扶贫产品卖出好价钱、产销对接形成好机制、贫困乡镇培育好产业、贫困群众增收闯出好路子、社会参与有个好平台,破解农产品“卖不了、卖不好”的难题。

(四)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因地制宜培育安置点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安置点发展“扶贫车间”、加工业等,引导农产品加工产能向安置点周边聚集,建立搬迁户与带贫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系统谋划安置点社会治理,进一步落实就学、就医等公共服务,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五)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完善扶志扶智长效机制,拓展深化“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强贫困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树立主体意识。积极挖掘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推荐一批勤劳致富、自强自立、自强励志的模范人物,通过媒体宣传、新媒体宣传、“道德讲堂”宣讲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

(六)持续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深化扶贫资产管理成果,压实县、乡、村、户四级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扶贫资产日常管护和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产管理规范、安全运行、长期发挥效益。积极探索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运营模式,采取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进一步盘活经营性扶贫资产。

(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之后的重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健全完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