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师宗要闻

要闻动态

师宗:农业“丰收季”同织民族团结“增收锦”

发布时间:2025-09-25 15:49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艳红 贾严 陈忠荣  浏览次数:775

金秋时节,师宗县大地铺金,万亩稻田迎来丰收盛景。在五龙壮族乡平寨村,早熟水稻已进入收割期,百亩田畴如棋盘般规整,沉甸甸的稻穗垂首摇曳,清甜的稻香弥漫在空气中,勾勒出一幅惬意的丰收画卷。在龙庆彝族壮族乡黑尔村的连片稻田里,各族群众趁着晴好天气忙碌不停,有的弯腰拾穗,有的挥镰割稻,有的操作机械脱粒,田间地头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尽显蓬勃生机。

作为师宗县重要的水稻产区,五龙壮族乡、龙庆彝族壮族乡不仅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如今更成为多民族协同生产、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师宗县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成功探索出“以团结引领产业、以产业巩固团结”的发展新路径。

五龙壮族乡、龙庆彝族壮族乡位于低热河谷槽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坚实基础。依托这一优势,师宗县在低热河谷槽区推广优质品种共计20000亩,平均亩产高达760公斤,总产值达7600万元。同时,大力推广无人机统防统治、生物防控、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降低农药使用量、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控效果,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

为适应多元市场需求,师宗县在品种优化上持续发力,积极引进和选育优质稻种,目前已推广红米、黑米、云恢、野香优、中浙优、云恢290、红香软7号及老品种糯米等传统特色品种。这些优质大米凭借“香、糯、软”的香醇口感和丰富营养,颇受消费者欢迎,其中“五龙优质米”与“黑尔糯米”已成为代表师宗农产品的“绿色名片”,打响了本地优质稻品牌。

在经营机制创新上,师宗县探索形成“支部+公司+农户”合作模式,逐步构建起“试验—筛选—推广—增收”的产业良性循环体系。通过企业化运营整合资源,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构建起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为农户稳定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2025年师宗县水稻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量约3万吨,其中低热河谷槽区优质稻平均亩产高达760公斤,带动农户增产成效显著。

产业兴旺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物质基础。田间的稻香不仅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更洋溢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氛围。如今的师宗县,用一粒粒稻种织密粮食安全网络,以科技赋能与各族群众辛勤书写下产业振兴、民族团结、乡村美丽的“金色篇章”,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周艳红  贾严  陈忠荣

编辑:牛慧玲


没有了师宗县召开防范应对台风“桦加沙”工作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