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3 19:16 来源:师宗县雄壁镇 作者: 李世坤 浏览次数:1132
近年来,雄壁镇立足区位、资源、气候等优势,紧紧围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这一目标,主动思变谋变求变,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着力打造多元发展产业带,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各族儿女齐耕耘 荒山结出“团结果”
盛夏时节,走进师宗县雄壁镇雨柱村,漫山遍野的皇后油桃缀满枝头,宛如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翠绿之间。汉、彝、苗等各族群众共同劳作的身影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桃香与欢笑声,丰收的喜悦浸润着这片多民族共同奋斗的土地。这片曾经的煤矿荒山,如今在各族同胞携手努力下,蜕变为生机勃勃的“团结花果山”,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动人篇章。
“皇后”出山记 一颗油桃甜透民族情
在雨柱村皇后油桃基地,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丫,各族果农们一边哼唱着不同民族的采果调,一边娴熟地采摘着直径超8厘米的“桃中贵族”。基地负责人老马(回族)抹去额头的汗水笑道:“今年产量好,销路旺,甜度14度以上的桃子,各族游客都抢着来摘!”这背后,是3700亩桃林凝聚的回族村寨智慧,更是3600余万元年产值铺就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致富路”。
同心筑梦 从“黑色矿山”到“绿色团结园”
这片花果飘香的土地,曾是令各族群众忧心的煤矿塌陷区。近年来,雄壁镇以“矿山修复+民族团结示范林”模式破局,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各族农户”联动机制,带动汉、彝、壮等106户社员、16户种植大户共同创业。彝族村民小宏数着收入感慨:“以前下矿井提心吊胆,现在和汉族兄弟一起种桃子,年入十万还能教孩子唱山歌,日子比蜜桃还甜!”
携手共富 油桃串起民族团结产业链
清晨6点,壮族李婶已带着苗族、傣族姐妹们开始分拣:“旺季每天要发3吨鲜桃,浙江、广东的客商都说咱们多民族种出的桃子特别甜!”村党总支书记指着新建的项目说:“在沪滇项目支持下,我们要让桃胶、果脯带着各族群众的祝福走向全国。”如今,这个多民族村庄已变身“春赏团结花、夏摘幸福果、秋办民族研学”的网红打卡地。
站在雨柱村主峰远眺,连片桃林在阳光下泛起金红色的波浪,宛如一幅民族团结的锦绣画卷。雄壁镇用一颗油桃证明:当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多民族共同耕耘的土地上,最美的果实必将属于团结奋进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来源:师宗县雄壁镇 李世坤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