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0 10:02 来源:乡镇管理员 作者:丹凤街道 浏览次数:27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脉搏,一头连着家、一头连着国,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丹凤街道位于师宗县城东北,现有人口57794人,劳动力转移省外就业6707人,劳动力回流5379人。近年来,丹凤街道认真落实“着力抓好就地就近就业,把家门口的资源要素组织起来,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工作要求。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坚持聚焦“就地就近就业”小切口,多措并举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新使命。
“园区经济”新模式,厚植就业土壤
推进“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园区经济建设。汇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园区“兴岗促就业”作用,依托区位优势,每年稳定向师宗产业园区、矣腊工业园区、凤翔轻工业区稳定输送就业人员1600余人。铸牢产业链条。培育打造通源建材市场、茂玉源快递物流暨五金机电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带动周边群众3000余人稳岗就业。
“产业发展”新特色,夯实就业道路
创新模式激活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古城、海晏、淑足等村(社区)大力发展食用玫瑰、万寿菊、茭白等特色种植业,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1家,带动621户2352人(其中脱贫户463户1712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古城社区因地制宜采取“村党总支领导下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群众”模式,发展餐饮民宿、特色种植、土建运输“三大产业”,通过产业用工主体提供岗位需求、村(社区)党组织收集岗位信息、村集体或合作社安排群众在产业基地就地就近就业,带动141户537人就业增收。通过支持引导,培育返乡创业示范户10户,2024年古城社区成功创成省级创业社区。
“搭建平台”新方式,搭建就业桥梁
探索“数据收集+因材施教+人岗相适+推荐就业”社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整合改造、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发布招聘信息,有效扩大就地就近就业人数。坚持把扶贫车间作为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把培训合格的脱贫劳动力定点输送到云雄米线厂、星达星陶瓷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扶贫车间,帮助100余名脱贫人口长期稳岗就业。
“政策落实”新思路,绘制就业蓝图
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用人所长,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政策。合理开发保洁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多类型乡村公益性岗位226个,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人尽其才,落实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政策。12个村(社区)录用师宗籍社区基层治理专干20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在乡村振兴领域充分就业。
在新定位、新使命中,丹凤街道将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抓紧抓实就地就近就业工作,充分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帮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筑牢就业这块社会和谐“压舱石”,促进就业扩容提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