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09:58 来源:乡镇管理员 作者:丹凤街道 浏览次数:4753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续,旁边低矮破旧的房屋让人觉得压抑,路上随意堆放的牲畜粪便让小小的村庄“臭气熏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一直以来长冲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然而如今的长冲村变成了“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小村。依托长冲村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丹凤街道在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成果的基础上,抢抓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整合各类项目资源,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一路一片景,一村一幅画,一家一景点”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统筹谋划打造美丽“示范村”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普通小村庄要实现精美大转变,首先要在整体外观布局上下功夫,抓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长冲村坚持规划引领,依托沪滇协作项目支撑,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乡村振兴、绿美乡村、“十百千”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度挖掘本地生态旅游资源,推进农旅深度融合。一是见缝插绿,规划入村道路,利用砖、石头和栅栏支砌特色花台,栽种樱花树,让杂草重生的两道变得花意盎然;二是“变废为宝”,利用闲置废旧水磨石、青石、木桩、砖瓦等堆砌成新的“围墙”,植花种草,打造醒目的“路牌”景观,在村内小路上搭建小景点,让老物件有归属,保留时代记忆;三是因地制宜,结合各家各户的房屋特点,为每一家墙体进行“独家设计”,用手绘墙将村庄装扮得绚丽多彩,唤醒人们的年代记忆,每一幅画都透露着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期盼,让小小村庄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成为师宗的一大网红打卡点。
目前,共投入沪滇资金10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90余万元,改造村内活动广场1750平方米,建设党建长廊、乡愁文化互动区及广场绿化美化、艺术造景等,配套建设村民文体休闲设施、林间休闲步道、水景观体系等相关设施;对主干道外立面稻草漆包装4256平方米,制作特色墙体文化240平方米,改造老旧房12户。通过沪滇资金撬动,有效挖掘当地村集体旅游资源,在改善长冲村容村貌的同时,激发了文化活力,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重点勾勒绿美“新蓝图”
长冲村秉持“因地制宜,依势而建”的工作理念,高效有序开展“绿美乡村”建设工作。建设前期,长冲村结合自身特色,自2022年下旬开始,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到长冲村进行实地考察,融合其他地区先进案例,去粗取精、因地制宜进行村庄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做到了找特色,展亮点,创新意的系统方案;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建设有序科学,该村先后召开各类工作座谈会、现场会,就建设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统筹规划人力物力,干部群众齐上阵,在通村路段种植樱花树、扩展村内地面绿化;建设完成后,通过建立绿美长效机制,配备村庄保洁员、林木养护员、村庄管理员对村庄进行常态化管理。
深入治理构建和美文明“新家园”。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长冲村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着力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径。通过以“三清四拆”“五清一改”为抓手,以点带面,加大对村庄的整治力度,持续开展治水、治垃圾、治厕、治房等工作,实现村庄美化、水体净化、地面洁化、庭院亮化,当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厚植乡村文化土壤,以乡风文明促乡村振兴,该村深挖乡村文化内涵,打造一批便民利民的乡村文化新基建,建成了丰收广场、乡村图书馆、美术馆、回忆文化长廊、农耕文化长廊、诗词长廊等系列特色打卡点,并建设提供休闲娱乐的咖啡屋,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充分结合,初步形成了学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链,让乡村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振兴产业奏响富民强农“交响曲”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要实现长冲村的华丽转变,初期建设固然是关键,但要巩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成果,让特色小村长久发展,真正实现乡亲富、文化足、乡村美,还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立长效机制,让小村庄的转变“上心”又“上新”。目前,长冲村利用周边近2000亩的优质农田和大堵水库的丰富水资源,打破传统种植局面,规划大力发展万寿菊、鲜切花、莲藕等新兴观光产业,为构建全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格局奠定基础。
在下步工作中,长冲村将进一步围绕“乡亲富、文化足、乡村美”的工作思路,在依托“沪滇协作”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中,聚焦引进艺术教培产业、设置露营地等新业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丰富乡村图书馆、文化馆内容,着力打造集人居环境优美、人文内涵丰富、家风民风淳朴、网红聚集打卡的示范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丹凤街道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