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4 17:18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3460
朝露夕霞,春华秋实。在师宗县彩云镇石洞村,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驻村工作队5名队员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活跃在扶贫工作第一线,进村社、入农家、访真贫、争项目、搞产业,为石洞村带来了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
陈小莲是石洞村大石洞村小组建档立卡户,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她家有了安全稳固的住房,发展了生猪养殖和黑桃种植,儿子外出务工,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她家生产生活的变化由内而外,由表及里。陈小莲面露喜色说到:“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打水就想起来党的扶贫政策好。穿也好、吃也好、住也好,样样好。”
如今,石洞村的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的背后是扶贫干部艰辛战贫的心路历程。2015年,石洞村有贫困户577户2254人,贫困发生率达33.85%。如何消除贫困?精准显得至关重要,精准派人,才能精准扶贫。2016年以来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先后派出了五批敢闯敢拼工作队进驻石洞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工作队主动下沉一线,队员们怀着一颗“进农家门、听农家言、干农家活、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真心,带着问题入村,带着爱心入户,带着真情遍访,在"走"中倾听贫困户呼声,体察贫困户疾苦,在"走"中与贫困户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了解贫困户所思、所想所盼。
2016年,工作队在了解到新额里村小组的贫困户张建安有养羊的想法后,便按照“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帮助他协调了三只种羊。现在张建安家的山羊达25只,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今年疫情期间,张建安萌生了一个变卖山羊捐款抗击疫情的念头。“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国家扶贫我们、支持我们,国家遇到困难,我们也应该出一份小小的,微薄的一份力。”张建安说。
朴实的言语中彰显出张建安感恩党、感恩政府的拳拳之心。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为此,工作队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真正走进贫困群众内心,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立志拔穷根。
与张建安同村的李文飞,身体残疾,妻子患有重病,工作队隔三差五都要到他家走访,帮助他家解决实际困难。四年来,工作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唯一不变的就是真正“俯下身、沉下心” 用真心、真情帮助群众,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干部群众打心底认为工作队是他们的贴心人。谈及工作队,李文飞赞不绝口:“最大的体会就是他们一起都拉扯着我们,关心着我们,通过国家扶贫,我们穿的吃的都不愁,生病也不愁。”
石洞村委会副主任张福先对工作队作用的发挥有着深切体会:“在他们驻村期间帮我们石洞村委会完成了两个大项目,为我们石洞村的老百姓,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精准发力,好钢用在刃上,工作队因地制宜,帮助石洞村协调争取石洞河治理项目资金1700余万元,土地平整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让石洞河流域万亩良田变身蔬菜基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羊格村小组的建档立卡户李小菊家流转了6亩土地,而她出家门就可以在蔬菜基地务工了。李小菊告诉记者:“一年地租和打工的加起来有20000多块钱,收入还是可以的。”
“党建脱贫手拉手”。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石洞村通过开展“三讲三评”活动促进驻村工作队员发挥作用,督促村组干部主动履职担当,激发贫困户依靠勤劳脱贫致富。
驻村帮扶是一份“感情活”,既要带着对这份工作的感情,更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把贫困户当家人,把贫困户的事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把老百姓服务好,为老百姓做贴心事。提及驻村工作,云南省委编办驻石洞村工作队队员马晋红自豪地说:“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现在每次走在村里,感受着乡风更加文明、产业更加兴旺、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工作的干劲更足了。”
从省城到农村,没有人丈量过究竟有多远,但有一条最近的路能直接走到老百姓的心坎,那就是当老百姓的贴心人。以我之心,回报于民,脚下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真情。“我们通过产业的帮扶,政策的扶持,贫困群众都达到了脱贫的标准出列,这对我来说是驻村扶贫以来最大的欣慰。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脱贫攻坚巩固下来,在乡村振兴中让石洞村得到长足的发展。”云南省委编办驻石洞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李东掷地有声地说。
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袁燕坤 孙石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