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24 11:48 来源:商务局 浏览次数:6483
师宗县举全县之力大招商 促发展
2012年,师宗县把招商引资和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凝心聚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多管齐下促项目建设,加速经济发展。
一、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关心招商、支持招商、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
为充分调动和激励各部门、社会各界招商工作的积极性,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师宗县招商引资奖惩办法》,将招商引资纳入年终综合目标和考评范围,明确奖惩标准、范围;二是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使“大招商带来大项目,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观念;招商引资是全县人民共同的事业,项目建设是事关发展全县的大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体现师宗形象”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把注意力、兴奋点聚焦到招商引资上来,全县上下形成“心想招商、劲往招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二、拼抢机遇,主动出击,促成好项目、大项目落地
紧紧抓住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历史发展机遇,扩大对外开放。一是领导率先垂范。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率县五班子领导、县直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外出走访次区域五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考察拜访,了解国际市场,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邀请国外客商来师宗考察洽谈项目。二是有目标、有重点的选择重点区域开展上门招商,加大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信息沟通,加强与已在师宗投资发展的企业的感情联系,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投资意向、投资方向等情况,捕捉招商信息,争取合作。三是加强与各类商会、行业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牵线搭桥作用,建立客商资源信息库。四是充分发挥“昆交会”、“珠洽会”等节会平台作用,广泛结交客商、积极宣传推介项目。五是对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和重点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有针对性做好工作,促成好项目、大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各项招商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吸引了外商、客商对师宗县的注意力和投资兴趣。
三、优化环境,打造投资“乐土”,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硬环境建设,打造承载平台。加大对矣腊、大同两大工业园区的投入,加快对“生物产业、不锈钢产业、煤化工产业、建材产业、交通产业、物流产业”六大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切实把园区做大、做强、做特,增强工业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二是加强软环境建设。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实施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落实责任制,从项目的洽谈到建成投产,提供“一条龙服务”;秉承一切为客商服务、一切以让客商满意为主的服务理念,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把项目责任到单位,细化到个人,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土地、环保、税务项目报批等各种手续;采取现场实地调研,企业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项目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明确责任人及办理时限,切实为客商排忧解难;帮助外来客商协调解决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和“服务优、成本低、回报高”的投资环境。三是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对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和延伸产业链的重大外来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方式,给予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
四、加强领导,为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县、乡、招商引资成员单位相应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科室人员具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招商引资网络体系,为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加强与上级招商部门的纵向联系,与兄弟县市、各部门的横向交流,提高招商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
五、严格奖惩,激发招商引资的动力
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考评结果,作为对各乡镇、招商引资成员单位进行综合位次考评的重要指。年终,严格按照《师宗县招商引资奖惩办法》进行考核奖惩兑现,对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较好,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企业、社会自然人,进行奖励;对完成任务较好,做出特殊贡献的个人,按照干管权限给予优先提拔使用;对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除给予通报批评外,取消该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年度评优资格。进一步在全县上下形成“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定政绩”的鲜明向导,激发了招商引资的动力,提升了竞争力。
2012年,全县共出动10余批150人次,累计拜访企客商200余人,对接洽谈项目60余个。签约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额228.78亿元,同比增长了322%,其中投资额18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投资额203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8%;在谈项目10个;年内到位县外国内资金21.36亿元,增长了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