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21 09:08 来源:竹基镇 浏览次数:3154
历史文化名村绽放精神文明之花
--竹基镇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竹基系清代名人、岳阳楼长联作者窦?的故里,2011年1月,省楹联协会授予竹基“中国楹联文化乡”荣誉称号;2011年12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2年12月,省住建厅确定淑基村为“历史文化名村”。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竹基镇依托窦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古通今、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创新载体,大力开展深入、持久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将精神文明建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增加群众收入 打牢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让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实质性突破。为此,竹基镇紧紧围绕打造绿色、富裕、文明、和谐新竹基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2012年,实现粮食生产递增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16%;烤烟创产值640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元;玫瑰、三七、核桃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型农民培养日益完善;工业园区稳步发展,经济转型快速推进;镇、村、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文化名片家喻户晓;集镇开发轰轰烈烈,矣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交通事业驶向快车道;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挖掘历史底蕴 丰富文明内涵
深挖窦氏“一幅长联、一幅神对、一幅字画、一套家风”的文化精髓,大力弘扬传统“孝、悌、忠、信”的优良品德,倡导窦?岳阳楼长联的“创”字精神。通过宣讲、壁画等方式积极引导全镇群众领会“守祖宗义方教泽,愿子孙世代书香”的倡“学”风尚,严守“留余”的“醒”世警言,遵循“十八幅家史图”的重“教”家风,使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窦氏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一次凝炼,我们将窦氏文化和传统文化精髓注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承古通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并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竹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中央、省、市、县的多次表彰。
发挥地方优势 突出文化特色
一是夯实文化发展基础。弘扬国粹,营造诗联文化氛围,打造别具特色的“中国楹联文化乡”;投资600余万元对窦氏宗祠、故居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对珍藏的窦?名作《示儿录》、《待焚录》等文物古籍进行整理和开发;投资700余万元建成以道德园、文明公民学校、老年活动室等为主体的淑基文化大广场,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着力打造具有竹基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扶持培育文艺宣传队48支,从业人员2000余人,年创产值2200余万元。
创新工作载体 建立长效机制
立足竹基实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一是开展文明公民培训,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升综合素质。现已开展各种技能培训、道德讲坛120期36000余人次,培训率达90%以上。二是实施好“五项工程”。认真实施“守法教育、礼仪工程、诚信工程、和睦工程、爱心工程”,全面提升群众道德水平。截至目前,全镇共评选出诚信经营户36户、人民满意“好干部”12人、“好儿媳,好公婆”86户170余人。三是举办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农村义务帮扶队,建立义务结对帮扶机制,帮助孤寡老人280余人、残疾人120余人、留守儿童340余人,解决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风气。四是开展动态评比管理。围绕“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星级”和谐户、“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2300余户,“五星级”和谐户1800余户,“平安家庭”2400余户,参与率达96%以上。
通过全面深入、持之以恒的文明创建活动,全镇创建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村8个,县级文明村26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4个,县级文明单位12个。窦?故里、楹联之乡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不断释放出青春的活力,精神文明和传统美德这朵并蒂花正在历史文化名村争妍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