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4 22:17 来源:师宗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31138
人生有彩金不换。朱彩焕,一个38岁的女人,消瘦的身体,甜甜的笑容,干净利落的动作,1999年,十六岁的她,被临聘到师宗县丹凤敬老院照顾弃婴党济香,2001年成立“师宗县儿童福利院”后,她一直从事孤残儿童保育工作。二十余年来,她既是师宗县儿童福利院保育员,更是90余个孤残儿童的全职妈妈。十六岁花季女孩,二十余年全职妈妈,多少风雨悲苦,多少欢声笑语,她一直用真情和坚韧守护着人间最美风景线。
对不起家人的“傻姑娘”
儿童福利院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青春叛逆的“捣蛋鬼”、有残缺病弱的身影、也有灿烂可爱的笑脸,就像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年轻的朱彩焕,用纤弱的肩膀承担“家长”的责任。然而,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她却亏欠得很多很多......
2002年5月,朱彩焕的父亲不慎跌倒摔断4根肋骨住院20天,当时妹妹还小,由于缺少人手照顾,焦急的母亲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朱彩焕能够在父母身边,帮忙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时值孤儿院弃婴黄小梅正在昆明做心脏病手术,一边是卧病在床的父亲需要照顾,一边是孤残重病儿童黄小梅在做心脏病手术,更需要照顾。如何取舍?朱彩焕的心被撕扯着,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使她选择留下来照顾残疾儿童黄小梅。但对父亲没有尽到孝顺,她自责内疚,好几次在梦里说“爸爸妈妈我不是个孝顺女儿,我对不起你们,但我别无选择”。
2005年,朱彩焕和丈夫赵石才结婚组建了家庭,赵石才是独儿子,公婆均已70岁。赵石才先后在曲靖收费站、红河州元阳收费站当合同工,离家均在100公里以外,工作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不分周末,很难顾得了家。2007年,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取名赵月婧,小名“乖乖”。“乖乖”的到来,既为他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也给他们增加了经济上和工作上双重负担。朱彩焕当时工资400元,丈夫工资1000元,1400元对于一个有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孩子的家庭而言,负担可想而知。一面是丈夫顾不了家、自己管不了家,一面是孤残儿童更需要照顾,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孤儿院照顾孤残儿童,朱彩焕只有将6个月大的女儿送给公婆照顾。面对又苦又脏又累的工作压力,亲戚朋友劝她放弃这份收入微薄、没有未来的临时工,随便到什么地方都可以找到比这里轻松而且工资比这高的工作。她总是摇头说:“我习惯了,没什么”。是的,二十余个春秋,和福利院孩子一起度过的7300多个日日夜夜,朱彩焕已然是习惯了,习惯了把福利院当作自己的家了,而对那个和自己丈夫女儿和公婆的家倒有些不习惯了。
倍尝辛酸的“好妈妈”
把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们的贴心妈妈,她常说:“我们福利院就是一个家庭,孩子们穿得不干净不整齐,人们就会笑话我们做家长的不辣操”她早已把福利院当作是她自己的家。她让福利院的孩子们享受到母爱的温暖。让福利院成为孤残儿童温暖的家这是朱彩焕的最大心愿。
2012年的6月12日上午10点多,丹凤派出所送来一男弃婴,新生儿。这个婴儿满头是针眼,一看就知道是得了重病,父母不忍心看着他死才丢弃的。朱彩焕来不及多想,就把孩子抱去换洗干净后冲奶粉喂,他不吃,但一双小眼睛却直直、无助的盯着人,当晚11点多孩子就走了,脸是铁青的。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哭着跟民政局的赵姐姐说:“姐姐,每送走一个孩子,那双小眼睛一直在盯着我看,把我的心看穿了,看碎了”。她们总会相拥而哭,相互安慰:“坚强点,别难过,我们送了孩子最后一程,假如孩子在天有灵的话,他不会怪我们,他的父母丢弃了他,是我们陪他走过了苦短人生的最后一程”。多年来,这种现象时常发生,有的孩子还来不及送医院检查就匆匆离去,面对随时可能被疾病传染的风险和留不住孩子生命的悲痛,朱彩焕总是把他们抱在怀里,换洗干净,让他们有尊严的离去。
黄小梅,女、15岁,是一个有心脏病和癫痫病的孩子,而且大脑发育也不健全,常常日落而作、日出而息,黑白颠倒,虽然她大脑不清醒,但身体已发育,精力相当充沛,两米高的围墙也能翻跑出去。2013年冬天霜非常大,黄小梅常常把屎尿拉得一床,导致脚起满了冻疮,因为有癫痫病医院不敢收这样的病人,朱彩焕只有买来药膏,一次次帮她把脚上的黄水挤掉,一次次帮她换药,天晴了就把她背出来晒太阳,天凉了就用毯子把她捂好,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照料,她的脚能下地走路了,之后还是隔三差五的溜走了。
2013年7、8两个月就接收公安机关送来5名弃婴,2个唇腭裂婴儿,2个脑瘫儿和1个心脏病婴儿,面对可怜的病残儿童和沉重的工作压力,她一下子思想几乎崩溃了,哭着收拾行李想放弃这份工作。正在读高三的孤儿谢阳哭着拘留说;“娘娘你别走,我没了父母,现在连您也要离开我,你等我高考后再离开好吗?”在谢阳的心里早已把这个不比自己大几岁的娘娘当作了母亲,还有那些不知道她离开意味着什么的病残孩子,她的心怎么也硬不起来,被那些幼小的心灵和残缺的身躯紧紧的拉扯着,毅然决然的留了下来,继续承担起这个“家”的责任,让这个家温暖依旧。
20年来,师宗县福利院共接受和抚育孩子91个;这个特殊的“家庭”先后共有66人,已经接受教育走向社会12人;被家庭收养43个,回归父母养育4人,移交养老机构管护4人,家庭常住人口10人,其中,婴儿2人,多重残疾3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当“妈妈”,摸一摸孩子的头,找一下孩子们的老师,打一个离院孩子的电话,听一听孩子们笑声,做一顿可口饭菜,朱彩焕永远是孩子们幸福和快乐的源泉,是孩子们诉说伤痛的心灵家园。
流浪孤老的“乖女儿”
2014年9月24 日下午,天气雾沉沉的、下着细雨。师宗县公安局110和民政局领导送来了一个40多岁,在外流浪很长时间的痴呆女人,头上、身上、脸上满是油渍,头发长满了虱子,指甲又长又黑,一双脚又肿又烂,浑身散发着臭气。一看到这种情况,朱彩焕马上叫来2个孩子,用温热水小心翼翼的给那个女人冲洗了一遍又一遍,帮她剪了发,清理了虱子,换上了干净衣衫,买来药水反复帮她擦洗双脚的伤,同时,一有机会就引她说话。通过悉心照料,这个女人的身体明显好了起来,精神也恢复了很多。3个多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这个女人从牙缝中挤出“老芸”2个字,彩焕马上接着引话,又引出了“毕老二”“平山哨村”几个字,然后,再也问不出什么了。综合这个女人的口音信息,彩焕立即和民政局的赵姐姐进行了分析,判断她可能是红河州泸西县方向的走失人员,同时请求泸西县民政帮助查找线索,仅用2天时间就帮她找到了在泸西县白水镇平山哨村的亲人,并把她护送到亲人身边。
由于师宗县救助站没有建成入站救助,一些暂时找不到家人的流浪人员常常被送到儿童福利院照管。虽然是份外之责,但朱彩焕都像女儿照顾父母一样对他们精心照料,遇到找不着家人的病危老人,甚至照顾到离世。5年来,仅经她照料过的流浪老人就有4人。
情到真处最出彩。2014年大年30,民政局的领导来了,丈夫和“乖乖”来了,远处的孩子们都回来了,一起做了1大桌年夜饭,大家在举杯祝贺新年快乐的时候,拄着扶椅的阿刚慢慢地来到彩焕面前,甜甜地、大声地叫了一声“妈妈”,其他几个孩子也不约而同地、深情地叫了一声“谢谢妈妈”。此时此刻,彩焕幸福地、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朱彩焕,一个收入微薄、平凡得再也无法平凡的女人,但她却把十六年的青春年华无私地、默默地奉献给了世上最可怜的孤残儿童和流浪老人,用平实的生命价值诠释着人间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