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30 15:02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卢俊欣 袁燕坤 通讯员 陈忠荣 浏览次数:557
近年来,师宗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石榴花开暖凤城,籽籽同心跟党走”为主题,以“十进十创”为载体,推动各族群众“聚起来”“融起来”“富起来”,蹚出和睦和谐新路径,“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新篇加快形成。
非遗传承拉紧文化纽带
今年5月,师宗县举行集非遗展演、文创市集于一体的文旅推荐活动带领现场观众一同穿越了师宗多彩的文化世界;文创市集上更是汇聚展示了各民族技艺作品、特色美食和文创商品,民俗味与烟火气交织,俨然成为游客瞩目的焦点。
作为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师宗县彝族“绑神猴”习俗每年春节都会隆重亮相,不仅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是彝族民俗传承的重要载体,凭借其独特的观赏性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师宗各族人民在口传心授、躬身实践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目前,师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5人。让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活态传承,构建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共同体。
民俗活动串联各族情谊
连续两年在雄壁镇下鸭子塘村举办的“村晚”以歌舞为载体,搭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各族村民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洋溢着欢乐、吉祥、喜庆的氛围。
师宗“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季在五龙壮族乡拉开帷幕,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五彩花米饭拼盘”成为焦点。身着节日盛装的壮乡儿女共同制作直径达6.8米的花米饭拼盘,五彩斑斓,糯米的清香与文化的醇厚交织弥漫,彰显了师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师宗县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着力打造民族文化节庆品牌、艺术精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增强各民族文化融合与民族认同,串联起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优特产业共绘致富画卷
目前,师宗县以高良、五龙、龙庆多个民族乡为主的热区水果产业带初步形成,建成以沃柑、柠檬为主的热区水果种植区9.08万亩,实现产量12.2万吨、产值4.39亿元,果树蝶变为“摇钱树”,热区转身为“聚宝盆”,荒山蜕变为“金银山”。
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师宗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同园区发展相结合,全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师宗县电商创意园内,陈列着丰富多样的师宗地方特色产品,电商带货让更多的人实现再就业,让师宗各族群众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增收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十年来,师宗县在少数民族地区投入资金20余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移风易俗等项目500余个,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更加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各民族一家亲,唱响团结幸福曲。如今,师宗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共同谱写时代新篇章。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卢俊欣 袁燕坤 通讯员 陈忠荣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