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2 15:45 来源:师宗县审计局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1017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近年来我局制定了师宗县审计局《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跟踪督促检查办法》,细化了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权指标,强化和落实督促检查责任,全面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加快了审计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进程,促进了审计行政执法的公开透明,更加有效地规范审计执法行为。
(二)依法审计。师宗县审计局成立了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宣讲计划,促进深入理解审计职责、审计职权、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确保在审计职权范围内依法审计。2024年完成审计项目15项,审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171393万元,非金额计量问题38个,审计处理上缴财政3443万元,移送纪检监察机关2件9个问题线索,移送相关主管部门2件2个问题线索,向县委审计委员会上报审计专报13期,获领导批示25次,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20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项。
(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师宗县审计局成立了法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审计普法宣传与审计执法实践相结合,在审计进点会议、审计通知、调查取证、意见征求、出具结果文书等审计环节,点对点,面对面,全面推进财经审计法规政策宣传,提高审计普法的精准性,有力地提升了法治宣传的效果。同时,借助各种传播途径,形成审计普法宣传合力。
(四)开展专题讲座和集中整训。2024年8月19日,全局干部职工在六楼会议室,通过远程视频参加了云南省审计机关集中整训,省纪委案管室主任有关同志开展题为“三类监督贯通协同”的专题培训,阐述了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联动机制,从体制机制规范方面整合监督资源,提高监督效率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五)审计工作与法治宣传相融合。师宗县审计局各审计组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对被审计单位开展财务法治宣传。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要求,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全面领会《师宗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文件精神,紧密结合省审计厅《云南省审计机关法治建设实施方案》,县审计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实效,精心组织实施,周密安排部署,由局领导任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亲自研究部署、解决问题、督促指导,严格落实年度责任清单。
(二)规范决策行为,推进依法审计。严格执行师宗县审计局审计项目审理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审理委员会由局班子成员及法规科负责人组成,对审计过程中的重大审计事项进行决策,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2024年师宗县审计局共召开审理委员会5次,在推进依法审计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普法宣传形式和内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宣讲方式,如普法视频观看、发放宣传册和文件资料自主学习等,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普法的内容侧重于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法律知识的普及,目前的普法宣传大多以单向传播的方式进行,缺乏互动与交流,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足。
(二)执法队伍建设不足。师宗县审计局近年来执法力量不足,业务涉及领域较广,导致执法力量较为分散。加之审计工作对审计业务人员自身素质要求较高,新进人员无法短时间内达到工作要求。
四、2025年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和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要求,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全面领会《师宗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文件精神。严格执行2025年省、市、县下发的有关法治建设、依法行政的有关文件及规定,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符合师宗县审计局的具体落实办法。
(二)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实施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以典型案例为依托,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讲活动。通过剖析案例,让审计干部更加深刻了解法律法规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队伍建设,科学安排培训活动,提高审计队伍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