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19 21:16 来源:曲靖日报 浏览次数:11776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看改革新指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这份充满改革创新气息的报告,字里行间传递出诸多改革新指向。
行政体制改革:减少领导职数 降低行政成本。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
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这样的规模在世界上相当于第五大人口国,仅次于拥有2.4亿人口的印尼。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让农民工真正转移成市民,不仅关乎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实现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解决外来工融入当地的问题,关键是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等权益均等化,这些都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代表、农民工洪刚说:“报告提出的要求,让广大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民生领域改革:公共服务指向。“更多更公平”翻开党的十八大报告,公平”一词频频出现,特别在改善民生的章节中频率更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民生建设中更加注重公平,不仅需要执政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说,报告提出的这些民生政策安排,会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生态领域改革: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瓶颈制约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特别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